有人说小程序将会是app终结者,人们以前需要下载很多专门的app软件才能够完成的功能,如订票、叫车、外卖等,现在都可以通过相应的小程序在微信内即可完成。以前下载一个app软件需要占用几MB,甚至几十、几百MB的内存,现在只需在微信里添加相应的小程序就可以使用其功能了,大大的解放了你的手机内存,正如张小龙说的:
于是互联网创业者们将它视为互联网创业的又一个风口,纷纷做起小程序,然而预期效果却并不是很理想。
罗辑思维是第一批被邀请参与小程序开发的企业。最开始他们想开发一个轻量级的叫床服务,但是由于有技术难关,最终只推出了一个名为「得到 plus」的小程序,里面仅提供每天 5 条的免费音频。
小程序不适合长时间停留、内容较多的产品:
张小龙多次提到:小程序应该是用完即走的。而媒体或者说内容类产品,并不适合用完即走的属性。另外,内容类还需要大量的流量和传播、庞大的用户基数、更长的停留时间。内容类产品目前主要的变现方式是广告费和交易打赏抽成。
所以说下来,内容型产品认认真真做公众号内容还是有前途的,小程序不适合长时间停留、内容较多的产品。
小程序的优势在于:
1、具有缓存机制,只要运行过一次,第二次打开其实是访问的第一次的缓存内容
2、打开流畅,得益于缓存机制,小程序打开速度远比一般的 H5 快很多,甚至你感知不到它的加载
3、网络依赖较小,如果一个 H5 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是无法访问的,小程序则可以。
真正应该害怕的应该是大众点评,美团这类O2O的产品/平台。因为腾讯已经想通了,线上交易这块就交给京东去做,O2O这块还有大把的市场等着开拓,而小程序就是腾讯想打造一个“以微信为中心“的O2O服务平台。而小程序是建立了线下服务的一套完整的规范和体验,以微信扫一扫进入,微信支付为出口,微信内评价和互动为内容的一整套闭环。想想真是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