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1月9日上线伊始,腾讯小程序就收获了无与伦比的关注度,小而轻、即用即走但特性让坊间彼时纷纷猜测小程序是否将终结其他应用程序,然而一年多过去,事实证明想要完全取代现有复杂流畅的APP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相反小程序给传统企业和部分中小商户带来了商机。
4月13日,在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小程序分论坛上,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副总经理胡仁杰透露,2018年,小程序将在基础体验、开发门槛、挖掘流量上发力,其中将进一步优化小程序插件能力、促成企业微信中直接打开小程序、助力流量和服务产品变现。
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副总经理胡仁杰
进一步开放小程序广告组件 促成电商交易
“我们会帮助用户更方便地找到最经常使用的小程序。同时,微信将很快支持各个APP直接打开小程序,满足异业合作的场景。”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高级产品经理林兴在现场透露,在会后接受观察者网在内的媒体采访时他进一步解释称,就像微信钱包可以打车、叫外卖一样,他们希望可以满足其他APP类似的需求,他们最大的愿景是,通过微信小程序,让各个小程序不是一个孤岛,并同时帮助微信小程序获得更好的品牌曝光。
此外,林兴表示,微信也将在商业化方面继续挖掘,包括正在内测的小程序广告组件下一步将继续开放,会有更多小程序开发者变身为“流量主”享有广告收益。
除了官方提供的广告组件,“我们也不反对商家自己在小程序里面做广告组件”林兴称。
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高级产品经理林兴
至于为什么会加速小程序商业化,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行业运营总监顾海君表示,这是基于整个业态的思考。微信今年的重点就是如何帮助商家实现商业变现,例如跳一跳上的广告就是告诉行业开发者如何挣钱。
据了解,目前,小程序广告组件已全量支持推广品牌活动、电商、移动应用及公众号等4个类目的广告,帮助广告主商家释放势能。林兴表示,2018年,小程序还将提供更多促成交易的能力,包括电商工具等,让商家获益,从而更有动力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商家与用户之间的正循环。
在开发接入方面,微信会继续优化开发文档和社区资源,升级插件功能,不断开放第三方接口等能力,降低开发门槛,让更多商家能拥有自己的小程序。
微信不会主动存储或读取数据
近日美国社交平台facebook用户数据泄露案件卷起了全球互联网数据恐慌,那么微信又将如何处理庞大的小程序数据呢?
林兴表示,微信不会主动存储或读取商家的数据,用户的数据也属于个人,他们做的是连接的工作,并且需要用户授权。“这点上不管是不是开放更多的流量入口,这个原则不会变的。”
事实上,除了微信的小程序,谷歌、支付宝、小米、百度都陆续上线了自己的小程序,面对同业者的竞争,林兴称不管是微信还是其他厂家都可以做轻而小的要应用,但要看场景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我们不排除有些场景适合百度、淘宝,我们处于一个共同的生态中”。
目前,微信小程序已经拥有1.7亿日活用户、上线58万个小程序、吸引了超过100万个开发者、2300个第三方开发平台加入。整个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与此同时,小程序接入了出行、政务、体育文化、零售、医疗等各行各业中。
在这次峰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小程序是非常重要的数字化利器。“微信之父”张小龙则在去年的“2018年微信公开课Pro版大会”上表示,小程序是他们花最多时间来做的,也是最大的项目。在他看来,小程序代表一种表达方式。未来万事万物都包含信息,而小程序刚好是各种信息的载体、表达方式。
黑斑马做为小程序的技术开发第三方,能给企业和创业者带来什么?
企业和线下行业为什么要做小程序?
截止2018年4月初,微信活跃用户量达到9.82亿,小程序商家已超过300万注册卖家,用户在线使用频率已经远远超越了预期。在这样的数字下,创业和商家还在犹豫什么???
而线下商户据统计有8000万之多,在带头企业成功案例的刺激下,整个线下商业体系即将迎来争相入驻小程序的狂潮。如若每人或每家商户开通一个小程序,那么显而易见,小程序将成为一种火爆的应用并成为未来的主流。
凡是真正了解完微信小程序平台的人,都有一个共同反应:三天三夜无法入眠!
小程序对商家的好处
小程序体验与App相近,同时免下载、免安装、免注册,随手可用,随处可见。小程序将取代手机上80%的App,是用户的首选。
对商户来说,小程序位于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微信上,可以低成本地从微信中获取用户,同时不用给微信交平台费。小程序将成为展示与营销的主战场,是商户的首选,外卖订餐系统在线交易,资金直达账户无平台抽成。
微信有9.8亿活跃用户,从你的家人朋友到全国人民都在用。而小程序是微信的战略级产品,重要程度和推广力度超过曾经的朋友圈、公众号。巨大需求商机,转型快,零风险,你想错过吗?
提升品牌,微信免费推送
智慧店铺,减少人员成本
趣味营销,增加客户粘性
大数据分析,根据客户喜好进行精准营销
不会技术,如何抓住这波红利?
一场重塑未来3年移动互联网行业格局的大戏已经拉开帷幕,各行业的千亿及流量风口即将喷薄而出,7年前的微博,4年前的微信公众号,有人赚的盆钵满地,有人却一无所获。同样的机遇,为何天差地别呢?原因在于市场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