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新增用户已经过了红利期,企业清楚地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快速获得更多用户。
小程序的出现,对于用户来说,将来或许只需要安装微信就可以使用常用应用。微信作为一个拥有十亿用户的APP,为什么它选择在2017年的时候着手做小程序呢?
1: 现实选择
微信以社交起家,社交网络的巅峰期通常在5个年头左右,微信已经有7岁“高龄”,以后一旦有新的社交产品(我们这个年龄层用QQ的不多了吧)将有被颠覆的可能性,微信在为自己建设更深更宽的护城河来保证自己绝对的领先地位。
2: 服务号未能达到预期
张小龙曾在演讲说,“公众号不是为了媒体,我们的本意不是传播内容,我们要提供服务,但服务号没有达到预期。”
这里服务号的预期是什么?借用众多大V的话说就是让来到微信上的众多商家赚更多的钱,用户在商家上面有更多的消费。服务号之所以没有成功做到这一点,与腾讯本身的基因有关就像阿里不会做社交腾讯不会做电商有关,服务号模式是对话模式所以走向了媒体传播平台,而张小龙想要的并不是媒体平台,想要的是交易,而完成交易依靠对话是不够的。
3: 争夺用户时间
自2016年甚至更早的时间点开始,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红海的博弈阶段。人口流量红利逐渐消逝,互联网运营早已从 “经营流量”转向“经营用户” 。所谓超级用户思维 ,指的是不仅仅关注拥有的用户量级,更关注有多少超级用户。同时,诸多产品也从抢占 “用户量” 转向抢占 “用户时间” ,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国民总时间”,你的App占据了多少国民的时间,来衡量你在市场的竞争情况。对于微信来说,也很难去满足于日活数亿的现状。
日活的增长量几近瓶颈,那么粘度和时长以及打造超级用户,则对于微信而言是新的重任。与移动互联网市场上的其他产品进行对比,微信的存在无疑满足了人们一项持续性的需求,所以它变成了一个超级APP,用户群体庞大、系统稳定、人际交往、打发时间、信息和生活必备是一款超级APP的核心。
4: 为“万物互联”做准备
微信试图颠覆整个网络应用的存在方式。无论是网站,还是App,又或者是实体商店,都变成微信里的一个小程序。用户从此不用再去访问网站,下载App。同时,它也是微信对未来的一次赌博,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入口是二维码。马化腾说:未来将没有app,只有浮动的代码,小程序是以二维码为入口,正是布局这些万物的编码、万物的入口,人类可借助相应的载体进行控制。像地铁/公交扫码乘车正在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而控制器就是小程序。
你可以这么想象:未来你在街上走着,看到一家餐厅,你掏出手机用微信扫描一下门口的二维码,就可以启动餐厅的小程序。可以看到详细菜单、包间情况以及评价,也可以用小程序定位、订餐、提醒。也就是说,实体的世界通过二维码进入微信,用户通过小程序了解实体世界的信息,并且和它发生互动。
5: 打造基于微信生态的“OS”系统
在小程序诞生之前,中国市场有两件事极大地有异于,也可以说是领先于欧美市场;二维码的大量应用,和基于二维码的移动支付的普及。二维码和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线上连接线下商家和用户的重要工具。微信想基于微信生态,建立自己的虚拟系统。腾讯市值目前已全球排名第五,想更进一步,将直面全球市值前二位的苹果和谷歌,而这2家企业核心产品之一就是App 和安卓市场。
为什么要选择小程序来创业呢?
那么我来告诉大家了,实体店,生意被电商抢走大半;出租车,有了滴滴、摩拜之后没人再坐;报纸,已经完全被公众号取代;甚至是银行,支付方式都被微信、支付宝抢走!一个行业几十年不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想像一下,今天移动端浏览、成交、占比80%,微信用户达到10亿多,中国人口13亿多人,几乎全国大部分人都在使用微信。搜索、学习、娱乐、工作、生活、工具,现在人人都离不开微信了,因为它早已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微信坐拥10.4亿用户,是百度的6倍,是淘宝的8倍,是美团的10倍,新的千亿级风口已形成,那么小程序将改变中国的商业!
市场在变化,社会在变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你不仅会越来越累,更可能被市场所淘汰,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竞争对手会从哪里冒出来;传统企业不是输给互联网,而是输给不相信互联网。
可以预见,在彻底打开市场后,小程序会是腾讯帝国发展以来势头最猛的一头巨兽,占领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新蓝海。对微信而言,小程序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产品。
新上线一个微信小程序该如何推广?
1、产品化推广
产品化推广是指通过产品化机制,引导用户用远低于市场化拉新的成本,为平台拉来新用户,实现用户持续地规模性增长。产品化拉新,在实现方式上其实也可以叫“社群化拉新”,因为是希望撬动用户来为平台带来新客,更通俗的说法,应该是“老带新”,让老用户帮平台拉来新用户。拼多多岁成立才两年,但其增长速度十分惊人,2018年开年其GMV就已达到匪夷所思的400亿。那么拼多多的客户群为什么能增长的那么快?
不管是拼多多的App还是小程序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个公司的基因就是分享 ,因为首页的功能模块,过半都和分享有关。而作为很多小程序刚入局者,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产品给“电商化”,依托产品机制的设计,先把自己的产品散发着“自传播”的因子。比如现在很多的知识付费已经电商化。
2、运营推广
小程序上线,如何少得了运营的介入。在这里,我引入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的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以及环境威力法则。
1 个别人物法则
想起凯文凯利在《必然》里面的一句话: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流行产品也是这样,它总是先为我们身边的某一类人所熟知,随后才开始流行。这一类人就是《引爆点》里面所说的三种人格魅力体,它们分别是“内行”、“联络员”、“推销员。具体的我就不在这里做过多展开阐述。而推广小程序特别是小程序的首投放到市场,很需要有行业的大咖、内行来体验我们的产品。
这些大咖、行业人/媒体他们热爱社交,他们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器,在一个特定的圈子里,几乎所有人都认识他,如果他接受了内行的意见,成了第二个吃螃蟹的人,那么很显然,在那个以他为核心的社交圈可能就会引发一场吃螃蟹的流行。
比如当时的小密圈(现改名为知识星球)产品刚上线那会,一直都是不温不火,但是创始人和冯大辉(互联网圈内知名大V、现无码科技创始人)是好友,冯大辉在小密圈开了一个圈子之后,订阅价是256元,卖出了一万多份,有了冯大辉的站台,17年知识星球也火了一波。不仅给知识星球带来了早期一波精准的用户,也带来了一批中小V,可以说早期知识星球就是靠冯的口碑传播。
所以在推广小程序的初期,如何自己圈内“有人”或者可以依靠关系拉来几个大佬站台,那效果可是杠杠地。
2 附着力法则
第二个我们来说说“附着力法则”。这就是要打造有吸引力的活动才是王道。因为除了产品本身的机制设计,还要组合有创意的活动一起推广,而在活动设计方面,需要紧紧抓住用户的底层核心(人性)需求去策划。
比如黑咔相机在今年元旦和春节这两个时点迎来了一波用户的爆炸性增长,从 200万用户到 2000万用户再到发稿时的 1.2亿用户,日活则从20万增长到现在的600万。那他们是如何进行小程序的冷启动的呢?
【活动相关内容】
2017.12.21——圣诞效果上线;在文章评论+转发文章到朋友圈即可参加抽奖(奖品10份台历)
2018.1.7——破千万用户,新年福利;分享作品至任意微信群+截图发在公众号即可参加抽奖(奖品20份台历,活动时间4天)
2018.1.18——送梵高自传;关注公众号+评论本文+发送至朋友圈即可参加抽奖(奖品10份笔记本或贴纸)
2018.2.10——春节送福利;开放10+款付费效果免费用
2018.3.24——抽奖活动;分享3个超过10人的微信群+截图发公众号/黑咔小助手就算成功参与活动(奖品为60-200的现金奖励)
把这些玩法总结为:
第1种:评论文章+转发文章到朋友圈,抽奖奖励实物或现金
第2种:分享作品到微信群,抽奖奖励实物或现金
第3种:发布新特效,通知用户赶快尝新
其实黑咔相机团队在进行推广时,都是紧紧抓住用户的贪小便宜心理,进行送福利进行分享转发。
3 环境威力法则
借助&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充分借势节假日、热点事件进行传播。借势是运营人最经常接触的工作,也是我们进行产品推广的关键时刻,所以在进行推广小程序的时候,这个时刻可不要错过。
说到借势,可能我接下来说的这例子可能大家不怎么认为它是一个借势的小程序—给赞。在给赞火了之后,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在海报创新、文案走心和复合人性的体验引爆的,不可否认,这是他火爆的一部分原因。我觉得它的火爆更在于很好地借助微信取消了对于 iOS 用户的赞赏功能之后,公众号作者的收入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个背景下引爆的。
去年 4 月份,苹果微信发生打赏之争。苹果要求所有 ios 用户打赏给公众号作者的收入,都要提取 30% 的抽成,不同意这一要求的微信,直接取消了 iOS 用户的赞赏功能,极大地挫伤了公众号作者的创作热情。
而“ 给赞 ”团队抓住了微信自身的有利信号,通过“ 小程序码+海报 ”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绑定公众号的繁琐程序,直接触达了公众号运营者,无疑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创新。一个小程序文件本身不大,开发成本也是很低的,如果能够在高频场景占领用户,将有巨大的商业可能。公众号文章底部赞赏功能的缺失,就是一个频次很高的场景,所以给赞火了。
那么微信小程序的市场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呢?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30%,总量超过22万亿。互联网化的进程还在加速,那另外的70%也要拥抱互联网。小程序作为连接线上线下的平台,一边是9.8亿的微信月活跃用户,一边是1亿的线下商户,至少有千亿级、甚至是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目前,已上线的小程序分为零售、医疗、泛娱乐、内容、旅游等14大类。在访问分布上,位居前五的小程序类别占比为零售24%,出行21%,工具18%,餐饮13%,生活服务11%。不少研究者推测,2018年将是小程序创业的峰值期。
微信小程序,基于微信10+亿用户,2000万微信公众号,在微信生态形成完美闭环,我们已经习惯每日打开微信进行我们一天的工作与生活,而随着用户习惯的变更,微信端的开发逐渐取代pc端。
小程序的出现,最大的机会领域在于小程序可以很好地帮助那些“低频高价”、长决策、产品服务非标准化的行业解决交易难题,而这一点也是小程序创业者需要意识到的。
投资了拼多多、享物说、SEE小电铺、加推等多个品类基于小程序的明星项目后,IDG资本合伙人连盟说,投资人现在要找的并不是拼多多与趣头条的追随者,而是微信里的新打法、新需求、新市场。
三只松鼠创始人张燎原,曾经摆过地摊,卖过服装、冷饮,做过电工,开过摩的,却从未成功过。然后进了詹士集团做销售,做到总经理。最后,带着在派代网认识的做淘宝运营的鼠小疯,做厨师的鼠大疯,做客服的鼠阿M等5个最最最草根的普通人开始了创业,最后的结果你也知道了,市值过百亿,在ipo审核阶段。为什么能够成功?他说,得益于詹氏的9年经历。
腾讯小程序团队在尽力的推广着小程序,努力将小程序的功能一步步扩大,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商家可以利用好这个平台打通线上与线下,从而得到更多的流量。而微信小程序的支付也可以让商家有更多的营销玩法。人家腾讯做了这么多,无非就是希望可以借助微信巨大的用户量尽力推广普及八九零小程序所以,关于小程序这个新互联网产品的诞生,不管是需要的,还是不需要的,它都一定会来。
到时候,你是要继续观望还是迎头而上,成为百万富翁还是继续吃土,都由你自己选择了,你会犹豫考虑,但是你的行业竞争对手,一定会做的!